+母と娘の話しでした+ 周意真 傅鳳瑛 2005 母女聯展
病毒妹妹以前上過我的課
是課堂上最活潑積極的小女生
喜歡動漫專走黑暗系風格的她沒想到現在看到的作品 竟然這麼溫暖纖細
最有趣的是 跟她媽的粉彩一起聯展
我喜歡她自己的說法
"因為我遺傳了我媽喜歡繪畫的興趣,我與我媽都接觸了藝術。
並且因為我媽接受了偏激觀念藝術的洗腦成功,
我這個原本應該稱作「愛作怪」的女兒可以變成「有個性」的女兒。
我可以坦蕩蕩跟我媽解釋為什麼我需要做自殘的作品,
雖然她點頭表示「了解」之後,還是會皺眉叫我不要做太超過她所能接受的作品,
例如暴露性器官或自殘。偏偏我想到的作品呈現方式經常都很刺激,
不過一想到媽媽不喜歡,經過衡量之後,我選擇不去做出這些作品,
雖然把作品做出來能達到情緒抒發的效果(我很多作品構想其實都只是個人的藝術治療),
但是如果因為我做了作品而讓我媽傷心,我將感到更加鬱悶。
我媽不會是妨礙我創作的問題,而是能激起我衍生出其他作品的觸發。
我沒做那些我媽不喜歡的作品,表示我愛我媽勝過自我治療。"
(以上引用 doku13 的文章: +母?娘?話????+ 周意真 傅鳳瑛 2005 母女聯展)
雖然表面上跟作品本身看起來沒什麼關係
卻是WHY我現在看到她現在有著麼溫柔纖細的表現性的關鍵
我想人都會為了所愛去取捨生活 包括最能獨斷的創作
病毒妹妹是一個有趣的小女生 她敢於追求自己所愛
敢於把自己扮裝同人誌 敢於頂著全金的頭髮在校園裡晃盪
講話有著誇張表情的她在我心裡一直是一個很有潛力 跟爆發力 的創作者
不論她是要一直做毛線 還是 要開始做科技藝術作品
我一直都相信會有很傑出的表現
不只是因為她曾經跟我是課堂上的關係
而是 我相信 有著溫暖而豐厚的心的女孩子(ps雖然她有時候也不太像女生啦)
然後有敏感的知覺 加上具有爆發性的行動力
她媽媽畫的是以直覺撲擦出來的粉彩
看到她媽媽我也直覺想到霍爾的移動城堡
一個有著小女孩的心的白髮婆婆
這樣的造型跟女兒搭起來 的確很可愛
然而世間能有這樣的情契 於母女之間 真的很難得
因為愛 而產生出來的一種妥協關係
那已無非藝術 而更超越藝術
但是病毒還是使用了藝術的語言
令我驚艷的是 這種語言是舊裡面的新
一度 我曾經以為裝置藝術在失去了西方移植台灣後文化的養分而枯萎
當然 雕塑組背景的病毒不是從裝置出發 而是認真地作了一些"雕塑"
但是 因為這個媒材太有趣 太私密 太溫暖
因而充分地發出自體與空間的關係
以致於我輕易地將它們放在裝置的脈絡裡看待
因為雕塑放在公共空間 叫做"公共藝術"
雕塑放在藝廊 還是叫"雕塑"
但是 一件雕塑 卻讓觀者想要拿起來把玩
體現了我以為的裝置藝術應該有的"意義"--讓關係發生!
跟自身日常生活關係這麼密切的一項"物"
怎麼 是換了一張臉的感覺
不自覺地 這件"作品"和空間 以及人 都發生了關係
不只是一種杜象式的在實用性和藝術性之間的對話關係
而甚至是來自於一種發自女性情感的看待世界的方式
一把不能檔雨的傘
卻因為它的柔軟而讓人愛不釋手
這如同一個母親看待嬰孩的方式
一個沒有一丁點產值的人類 卻讓人又笑又捧在懷裡
還餵它喝奶
然而 嬰兒 是令人愉悅的
大家都喜歡小孩 因為 他們正從這個有到處是名字的世界規則裡逃離出來
不受到理性和邏輯的規範
開心就笑 不高興就哭
完完全全地人類初始情感 卻不被討厭
我們無法拿嬰兒來獲得什麼生活上實際的利益
卻可以讓每個人都得到紓解
一個野蠻的所有物啊
同一個本來應該維繫在脖子上的毛線卻被纏繞在傘骨上一樣可愛!!!
雖然病毒說她的論述與作品關係不大 但其實
她真是完完全全地扮演了一個女兒的角色
而我相信 這種表現 比那些在藝術規則裡打轉的作品們
還要來的誠懇 真心
但是我也期待 我印象中那個具有爆發力的病毒
能再寄一次邀請函給我 在下次有不一樣的作品展覽時
病毒 加油喔!!
ps.妳爸雖然把照片拍的糊糊的 但是他還真是蠻老帥老帥地YA
- Mar 27 Sun 2005 16:00
病毒妹妹的毛線傘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